2017年3月31日

推動書本再刷,我們大家一起來!

問時報出版社李總編--我的出書知遇總編--似乎博客來等三大書店庫存《買進巴菲特,穩賺18%》一書已不多,是否考慮二刷?她提出了數據說,截至去年底還庫存了900多本,等庫存清倉了就會二刷。
在此,我要邀請讀者、網友和巴菲特粉絲們,我們一起來行銷《買進巴菲特,穩賺18%》!讓這本好書得到更多讀者的青睞,也讓更多讀者藉由這本書、我們的粉絲專頁和部落格獲得良好理財觀、投資法。尤其,邀請馬來西亞的讀者們一起行銷。因為,本書的銷售量決定了當地書店是否願意再進貨的意願,也影響了這本書是否能進一步銷售到香港、印尼、泰國、新加坡甚至越南華文市場。
出書ㄧ年半,我自己不但沒有原地踏步,反而隨著更多的閱讀、研究以及討論,讓投資觀更加成長。現在的我,思想比寫書當時更成熟了,研究也更深入了!但是,書中的內容與論述,我至今仍無法反駁。這表示,書中所論述的觀念與方法是相當成熟與正確的投資法則。
很高興能將自己所學所思所成,分享給大家,更高興藉由出書、設置粉絲專頁與部落格認識志同道合的投資朋友。我們ㄧ起努力分享、行銷《買進巴菲特,穩賺18%》ㄧ書與其投資知識。

2017年3月23日

現在是不是進場波克夏的時機?

最近,有許多朋友和讀者都問到這個問題。當然,這話題源自波克夏股價最近幾個月大漲,一洗之前許多人對它成長趨緩的擔慮。但是,我覺得我們不該這樣問:「現在是不是進場波克夏的時機?」而是該問問:「波克夏還值得投資嗎?」若是,那「我們該擬定怎麼樣的投資策略來布局呢?」
波克夏當然還值得投資!它有那麼多源源不絕生產出現金和浮存金的子公司、持股公司、保險公司和再保公司,公司的獲利能力和競爭優勢無可置疑,即使景氣重度衰退也一樣。
既然如此,我們現在是不是進場波克夏的時機?那就要問問自己了:你打算配置多少%的資產去買股,你敢配置多少的資產在波克夏股票上?你打算抱多久的時間?你打算布局多久的時間來陸續買進?股價若下跌,你打算賣出還是加碼?若重跌了呢,你會不會後悔買進,還是惋惜沒有資金加碼?
若你還沒想過,還沒想清楚,或是還三心兩意--也因爲沒有讀過我的書,沒有讀熟我的書,沒有讀透我的書--那還是不要買波克夏股票罷!免得心猿意馬,忐忑不安,追高殺低。
但,若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欣賞巴菲特的投資績效與投資理念,喜歡波克夏蘊含的內在價值,那我們就來談談擬定怎麼樣的波克夏投資策略吧!
投資波克夏的策略,我書中表列了6種,p.81。分別是:
1. 隨時買、隨便買:PBR <=1.5就陸續買進。
2. 費雪的建議:找到聖杯就應開始買進,幾年後再投入最後的資金。
3. 3年12期保守的定期定額買進。
4. 2年12期積極的定期定額買進。
5. 3個月1期存進波克夏B股。
6. 12期彈性定期不定額買進。
我建議:自己要先算好有多少資產可投資股票,先想好自己願意投資到多大的%在波克夏股票上,是要全壓在波克夏單一一檔股票,還是採用以波克夏股票爲主的「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算好、想好,再來思想要採用6種策略中的哪一種來執行。你總不能說要定期定額的存股,結果又變成隨時隨意的買進了罷!
買了波克夏股票,讓我們一起把心思關注在波克夏內在價值的增長、護城河的加寬。股價,我們參考參考!大跌的時候,欣喜加碼;小跌的時候,一旁觀望;大漲的時候,享受一下。
有人問我:最近波克夏股價漲那麼多,是否該先獲利了結,等之後逢低再加碼?我說:如果它現在漲到PBR>2.5或PBR>3,或許就可以先賣了。也就是說,年底前股價漲到$300時。他聽完說:「那我還是不要賣算了!」這就是投資波克夏的真諦:不要賣!所以,股價小漲小跌,看看就好。甚至不用看,去荒島釣魚去吧!

2017年3月16日

等待「老乾媽」辣椒醬投資良機

我是「老乾媽」辣椒醬愛用者!時間推到2005年在中國大陸的旅遊,嘗到這辣椒醬拌米線的美味,就成了它的忠實客戶--你愛用的產品蘊含了投資契機。
先說說它的歷史:「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是一個沒上過學、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貴州農村婦女。在丈夫過世後,陶華碧靠著賣米線、涼粉養家。有天,陶華碧沒買辣椒,以為缺了辣椒醬也不會耽誤生意。誰知顧客來吃飯時,一聽說沒有辣椒醬,居然都轉身就走。這件事對陶華碧的觸動很大,從此她潛心研究辣椒醬,經過反覆試製,讓辣椒醬風味更加獨特。客人常常專門來嘗、來買辣椒醬,甚至告訴她:「你既然能做出這麼好的辣椒醬,還賣什麼涼粉?乾脆開家辣椒醬工廠算了!」1996年,49歲的陶華碧捨棄了苦心經營多年的餐廳,借村委會的兩間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辦起了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辣椒醬,定名為「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年過去,如今「老乾媽」辣椒醬,帶動貴州200萬農民改善生活,讓貴州省經濟成長。現在老乾媽辣醬銷售全世界,甚至美國超市,美國人還替它取了一個霸氣的名字,叫做「憤怒的女士」。
看完這段歷史,有沒有發現老乾媽的發展和一百多年前的可口可樂,有些類似?
第一,簡單的產品。除了特有的調製秘方外,就是簡單的食品,製作不複雜,容易大量生產。
第二,反覆消費的消耗品。買來就是用完,然後還會再買,反覆地消費同一產品。
第三,產品不改變,口味變化不大。產品不隨著時代演進而褪色。
第四,品牌形象,造成模仿者崛起。
第五,搭載國力的開展,從一地銷售到全國的市場,再到全球行銷。
現在,老乾媽還沒有股票上市,據報導:陶華碧堅持「不貸款、不融資、不上市」,即使如此,老乾媽還是連續17年達到銷售額成長。它的註冊資本僅人民幣1,000萬,公司結構就五個部門。原股東結構,只有陶華碧和她的兩個兒子:大兒子持股49%,主管市場;小兒子持股50%,主管生產;而陶華碧本人持股僅1%。據稱:陶華碧已在2014年悄然退出了對公司的持股,不再持有老乾媽任何股份。這一變動,外界仍未注意到。同時,她的小兒子李輝在股東名單中也不再出現,取而代之,被大兒子李貴山和一名叫李妙行的自然人所掌控。
陶華碧表明她無意上市,畢竟錢已經多到用不完。但是否就等不到它股票上市的一天?我不這麼認為。因為,資本主義商業的發展,公司終需要繼續成長,這樣的發展就需要資金、人才與競爭策略。老乾媽現有的資金或許足夠它現在的發展,但要迅速全球化還需要更多的資金。人才是公司基業長青的必要條件,要吸引人才,尤其是全球化的人才,公司的名氣很重要。除了行銷全球外,股票上市也是打響公司名氣,吸引人才的方法。有了足夠優秀的人才,才有全球化的競爭策略。否則,仿效者的出現、食安風暴的衝擊、全球法令政策的演變和貿易壁壘的形成,老乾媽若不能更進一步,終將沒落於平凡,甚至消失。
這樣的推理給了我們希望:有一天可以買進老乾媽的股票,與贏家共創價值。
因為,公司的發展常常會遇到波折,正如可口可樂初期所遇到的,例如仿冒品。有老乾媽就有「老乾爹」。真的,我在大陸超市的貨架上就看過老乾爹的辣椒醬。如何擊退仿冒者,建構夠寬的品牌護城河是老乾媽未來需要做的。來自競爭對手的毀謗、攻擊,尤其是面對世界各國的食品衛生、健康監管法規,甚至反託拉斯法、反傾銷法,這是產品全球化的挑戰。聚焦於原始產品還是多角化經營?我看老乾媽的官網,產品似乎不只是辣椒醬,還有還有火鍋料、豆腐乳跟香辣菜。初步的多樣化了。巴菲特常常警告:公司的多角化常是多慘化的開端,尤其遇到接班的CEO--現在的老乾媽即將面臨第二代的接班--因不滿於公司平淡無奇的現狀,又沒有風險控管的能力,常會讓公司萬劫不復。
但是,我認為「老乾媽辣椒醬」不會消失!它已攻占廣大消費者口味的潛意識,消費者拋棄不了它。所以,當老乾媽公司遇到經營危機,需要資金、人才重振雄風時,正是我們巴菲特主義投資者危機入市的最佳時機。
等待老乾媽股票上市,等待投資良機的到來。正如當年巴菲特等了44年(1951~1995),才終於收購他最愛的公司--蓋可(GEICO);等了多少年才收購他鄰居B太太的內布拉斯加家具店。我們也可以「等一等」!

2017年3月6日

巴菲特2016年度信讀後心得--買ETF(VOO)或是波克夏(BRK.B)?

巴菲特在給股東信最後一部分,大談投資S&P 500被動式指數型基金(ETF)勝過主動式管理基金。這其實是老調重彈了!他以前就寫過:「不管是法人機構或個人,最好的股票投資方式是投資手續費最低的指數型基金。這種投資報酬一定會比大多數投資專家提供的淨報酬收益(扣除手續費等費用)來的高。」
自從2/25晚上巴菲特信貼上官網後,陸陸續續有投資朋友將讀後心得放上網分享,讓我們飽讀學習,太棒了!主張投資ETF的朋友們,更是以此部分鋪陳投資ETF的優勢:「在波克夏2005年度年報,我曾指出,由專業投資經理管理的主動式投資基金,經過一段期間後,會落後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
之前有網友就問我:巴菲特不是主張買進以S&P 500為標的的ETF 嗎?那為什麼要買波克夏呢?長期看,投資S&P 500的ETF(信中巴菲特對賭的是VOO)還是波克夏(BRK.B)報酬率高?
巴菲特會推薦S&P 500的ETF,是相對投資ㄧ般基金,或是投資人自己胡亂選股而言,相對投資績效比較好。但是,他信上常說:若波克夏年年保留的盈餘,不能為股東取得勝過大盤(S&P 500)的報酬率,那不如發放現金股利,讓股東自己去選擇其他標的投資罷了,還要倚靠他二老幹嘛呢?所以他和孟格是非常有信心:波克夏內在價值的增長可以打敗S&P 500的股價漲幅!更何況,在今年信首他不斷強調:波克夏許多價值並未得到會計準則的認定,而能列在帳面價值中。也就是說,波克夏的內在價值遠高於帳面價值,年復一年,相距愈來愈大。
我最近讀《巴菲特親自幫我上的ㄧ課》ㄧ書,書中提到:由於手續費、管理費和報酬抽成,龐大的基金管理費用墊高了基金投資成本。再加上未加入管理成本前的基金投資報酬率,歷年來平均只有1/4的基金能打敗大盤--這是彼得·林區說的。所以,與其投資主動式管理的基金,不如投資被動式連結大盤成分股(巴菲特建議的是以S&P 500為標的)的ETF。
前書也提到「自己操盤:最快的致富之道」,這呼應了巴菲特1996年度寫給股東信中的建議:「如果你決定自行挑選投資組合,需要做的是正確地評估幾檔股票:你不必對所有公司都有所了解,只需要就你能力所及,來對企業進行評估。投資人的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一家容易了解企業的部分股權,而且該企業的盈餘數字在5年、10年、甚至20年後必須大幅提升。」如果,你對投資感興趣、有研究,甚至能自己研讀公司財報--正如前書巴菲特告訴作者:他沒有什麼特定的選股模型,他就是研讀公司財報;又或者正如林區所言:你正好在某個公司裡任職,或者職務上常接觸該公司,清楚明瞭該公司的競爭優勢,那就自己選股,自己投資吧!勝過投資ETF 。
這分析正好呼應了《買進巴菲特,穩賺18%》一書所推薦的投資策略:要嘛單單隨時買、隨便買、永遠不要賣波克夏B股!不嘛以波克夏股票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1/3到2/3的資產投資在波克夏股票上,剩餘的資金,自己去尋找股價被錯殺的卓越公司投資。這樣的投資建議,既與巴菲特的投資和管理績效相結合,又能有自己選股投資的機會。進可攻,打敗巴菲特;退可守,也沒輸波克夏很多。適用所有投資人!
除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外,單單只買波克夏股票的策略會不會風險太大?又有誰這樣做?
霍華·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寫到:真正的風險是「永久損失」的風險。也就是說,所買的股票,如果沒有下市,股票沒有賣出,當股價下跌,即使大跌,若將來還會漲回來,就不算風險。許多股市投資者將股價的波動--也就是所謂的β系數--視作風險。但是,早在葛拉漢的大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就提到股價波動不是風險,而是提供我們可以低買高賣的市場先生所為。波克夏隨著股神精挑細選的卓越子公司和持股公司,年復一年的獲利,讓內在價值逐年增加,股價也會逐年抬升。就像醉漢與狗ㄧ樣--東跑西走的狗(股價),最後會跟隨醉漢(公司內在價值)回家。單單買進這樣卓越的波克夏股票,只要不賣,何有風險?風險就是我書中提到:當年我在$86.9清倉波克夏B股的蠢事!
誰單壓波克夏?目前的我不是,因為我想打敗巴菲特,所以現在的投資組合中,波克夏占49%,1/2,符合我「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但是,巴菲特就幾乎全壓波克夏!巴菲特的個人資產,絕大部分是波克夏股票。除此之外,他說他投資美國國債--出自2008/10/17金融海嘯最恐慌時,他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我會買進美國》:「我已不斷買進美股,是用自己的帳戶。以前除美國國債外,我沒有別的投資。這不包括我在波克夏的持股,那已預定捐出來做慈善。」金融海嘯時他買了一些美股,但還是占他總資產的相當小部分。早期他還有別的股票,但後來都歸到波克夏集團下了,連孟格的公司威斯科金融都在2011年併入波克夏旗下。然而,除了絕大部分的波克夏股票和少部分的其他持股外,巴菲特個人資產為何不是現金,而是美國國債?因為現金會被通膨吃掉。流動資產中,能達到最類似現金的,就是美國國債--高流通,易變賣。
所以,我的觀點,買S&P 500的ETF (VOO)好,因爲巴菲特有推薦;買波克夏(BRK.B)更好!因為這是他親自操盤、管理的公司。

*有網友問我:BRK.B 已漲到$175了,還能不能買?若要買,該ㄧ次或分期去買?這些問題在我書《買進巴菲特,穩賺18%》中已經有詳細地論述,並提出了六種買進波克夏的策略。我希望朋友們不能臨到決策才問我,你該熟讀《買進巴菲特,穩賺18%》,說服自己願意買進波克夏股票並長抱。從書中挑選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氣定神閒地來買波克夏股票。不然,你若沒有定見,你若不瞭解你所投資的股票,就易追高殺低,讓這麼好的波克夏股票抱不住,還讓自己日日牽腸掛肚,擔憂股價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