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0日

為年輕人「投資」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陸股瘋炒,商周甚至提到:還有年輕人未出社會工作,就夢想靠炒股「馬上」退休。
為年輕人,「投資」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我認為,為年輕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現在炒股賺了多少,而是學會正確、有效的投資觀念。正確的理財投資觀可以讓往後的人生不被金錢所困,不被負債所擾,能做妳喜歡的事,服務家庭、服務大眾,過自在而滿足的生活。
財富不是用來剝削地球資源,不是用來炫耀、傾壓窮人,更不是為了滿足空虛心靈;財富是要讓我們更有力行善(多行善事),發揮美好影響力的工具。投資(不限買股票),才是致富之道。富了,好多行善。

2015年6月14日

曲線瓶100週年,與可口可樂共創價值

來麥當勞吃漢堡、喝可口可樂送可口可樂紀念玻璃杯(如圖),竟是可口可樂曲線瓶100週年紀念!
在我書上寫到:「可口可樂近130年從未改變過它的產品,你現在喝到的可口可樂和近130年前當時的人喝到的完全一模一樣。」130 vs 100週年?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可口可樂 coca-cola顧名思義,主要成分是原產南美的可卡葉coca和原產非洲的可樂果cola組成。可口可樂的配方在1886年由亞特蘭大藥師彭伯頓(John Stith Pemberton)調配出來。但後來可口可樂的配方權和商標權則由同城的另一位藥師兼企業家凱德勒(Asa Candler)取得,他改了可口可樂的配方,成為最後今天我們所喝的可口可樂。凱德勒將可口可樂推展至全美,行銷到全球,奠定今天可口可樂全球品牌價值的基礎。
當年消費者要喝可口可樂,要到藥局,由藥師調配,裝在杯子裡當場給消費者喝。後來在兩位創意行銷家湯瑪斯和懷海德的說服下,凱德勒才把可口可樂裝瓶,並把裝瓶權賣給他們,加速銷售。1915年薩米爾森(Alexander Samuelson)為可口可樂裝瓶公司設計了現今可口可樂獨特的曲線玻璃瓶身,並註冊專利。這樣的曲線瓶身,將女性的曲線之美與好握的人體工學融合一起,成為可口可樂一眼可識別的特色,杜絕仿冒。
當然,可口可樂還經歷了許多歷史事件與關鍵行銷轉機,才成就今日的偉大品牌。
可口可樂品牌價值一直蟬聯全球第一,2013年被蘋果公司追過成為第三名,掀起莫大新聞。但是展望未來,或許有一天蘋果手機將從品牌價值排行榜滑落,被歷史潮流淘盡,惟獨百年金字招牌的可口可樂,品牌價值依然將屹立不搖。
一位真正的投資家每當消費的時候總會發現:偉大的公司總是深入的伴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投資它們,伴隨你的日常作息,你將與偉大公司共創價值!

2015年6月8日

給陸股投資人的價值投資建言

我知道在狂熱的股市裡要人「急流勇退」,很難!尤其才剛說完,買賣的那支股票又漲翻天了,引誘著人心,似乎不勇於跳下來玩,就錯失了大賺一票的良機。陸股現在的瘋漲就是這樣。但是,人人都知道這樣天天週週的狂漲已經脫離基本面。也就是,這樣的股市裡,公司明明沒賺錢,甚至還虧錢,大家還拿更多的錢去追捧它。
所謂的股市,就是讓公司有一個公眾募資平台,幫助公司得到資金去擴張、成長,生產產品、擴大服務,為國家、社會、人民服務。賺得的資金,給付工資,償還債務,再分配給支助它的股東。而所謂的公司,是該以賺錢為目的。公司不賺錢就是錯,就是最大的罪過。
股市可能短時間會脫離公司獲利的基本面,但長期來看,股價的波動還是該緊貼著公司的獲利情形。尤其在陸股開放國際投資人投資,MSCI欲把陸股列入之後,這套國際共通的法則終將適用!不再是中國特有規則、特有玩法的操控所能解釋的了。
現在的陸股,動輒本益比PER超高、超離譜。台灣有位投資大師提出:本益比超過40,股價就是貴了。PER>40。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每年獲利x元,你卻願意付出40倍以上的價錢買它的未來(40x),用未來40年以上的時間來回收對它的投資成本。地老天荒!
對於卓越的公司、成長型的公司,以20倍本益比PER=20來買還說的過去,因為它內含的成長性會增加它每年的每股盈餘。例如巴菲特說到可口可樂10年後的每股盈餘會成長為現在的兩倍,所以,以PER=20來買可口可樂的股票是ok的。
可是,在陸股,常常是你買的股票,明明過去幾年都沒賺錢,還虧錢;除非你有內線消息知道它有新技術、新利多的消息助獲利成長。那麼,這麼高本益比的價錢買入,不是追逐泡沫是什麼?
「泡沫破裂時我一定會跑,一定不眷戀,一定跑得掉!」每個人都嘛這樣想,但,事實是什麼?
股市有八成的人在賠錢,只有二成的人在賺錢,真正大賺的卻是那稀有的百分之一!
就如逛街,搭著電扶梯,一層樓一層樓地慢慢逛上去;逛完,直接搭乘升降機下樓,回家。股市也是這樣走勢!
愈狂熱的股市,崩跌時,投資人是爭相搶著賣出了結。這時請問誰來買?價值投資人買?本益比還遠超過40呢!他們要等跌到10以下才會再來低接罷!哈,大崩盤時你可能就會看到天天掛跌停還賣不掉的情況--也沒人還有資金可買了。之前都借貸、融資來買,下跌時人人都被套死,誰還有資金下場買進?--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就是這樣。
「那,我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若知股市已是泡沫,該抽腿時則抽腿,留一點給別人賺,別被貪婪之心所誤,尤其當你已賺一筆時,該積極保住戰果。若你還覺得賺得不夠多,也還眷戀著熱漲的股市,不要再用全部的資金下去投資,更不要融資;可以用低於1/3的資金下去玩玩;若下跌再加碼時,最多不要投入超過1/2的總資金,保留實力。第三,尋找其他的投資標的吧!想開餐館、想買車、買房、買黃金、買.......沒有泡沫化的標的;或者,你也可以考慮投資美股、投資全球(包括正在QE的歐洲,尤其「德國」!)。

2015年6月2日

沒人能預測未來,善用自己的思考力

在股市,大家很想知道「未來」如何,可以根據這個未來來買股票,也很喜歡聽所謂的「專家」預測未來的言論。但,這都是「無稽之談」,沒人能預測未來。這樣的預測,對投資「無濟於事」。
理性的投資人該堅持「沒人能預測未來」的論調,隨時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股市常常看見人心的貪婪與恐懼!但,長期來講,當浪潮退去,真正的價值就會浮現。正如葛拉漢所說:「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就是體重計。」
感謝造物主賜給我們明辨是非、獨立思考的恩寵!善用這樣的恩寵,你將克服貪婪與恐懼,獲取投資豐收的喜樂。

2015年6月1日

負利率時代購買力的減損

當我們薪水族辛苦的省吃儉用,將微薄結餘的錢存入銀行時,銀行通常會將我們的錢拿去放貸,再將放貸的「部分」利息拿來支付我們的存款利息。這就是我們所認知的銀行存貸款利率,貸款利率大於存款利率,因為其中的利率差就是銀行獲利的部分。舉例來說,我們在銀行存入100萬,然後銀行將這100萬以3%的年貸款利率貸給某甲,所以,銀行每年向某甲收3萬的利息。而銀行跟我們約定的存款年利率是1%,所以,銀行每年要付給我們1萬的利息。這中間2萬的利息差額,就是銀行辦理存貸款業務的獲利。

再說說什麼是「通膨----通貨膨脹。所謂的通貨膨脹就是我們的貨幣價值貶值了,說白一點,就是我們所拿的錢----所拿的紙幣----愈來愈不值錢,變薄了。這是什麼意思?這要從貨幣的發行說起:

金本位時代,全球貨幣(紙幣)的發行其背後都有相等值的黃金存在中央銀行的金庫裡。所以,貨幣(紙幣)的價值不會因時間而增值或貶值,也就是說,錢(紙幣)不會變得愈來愈值錢或愈來愈不值錢。二次大戰末,全球貨幣的發行脫離金本位,加入了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reements)。這時,我們所拿到的貨幣(紙幣),其背後也有相等值的黃金,但是是存在美國中央銀行的金庫裡,因為我們的央行要發行貨幣可以有相等值的美元存在我們中央銀行裡。只要美國央行金庫裡的黃金沒有變少,我們貨幣的價值(紙幣的價值也不會因時間而增值或貶值。美國的中央銀行又稱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System,簡稱Fed),大陸翻成「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但問題來了,偏偏在簽定布雷頓森林協定之後,美國央行金庫裡的黃金被他國央行以美元兌換走了,逐漸變少,貨幣開始貶值,通貨膨脹興起,你得用更多的錢(紙幣)來買同樣的東西。終於,1971年,美國尼克森總統Richard Milhous Nixon宣布:停止讓外國央行以美元換取美國央行金庫裡的黃金。至此,各國央行所發行的貨幣其背後都不再有等值的黃金存在美國央行的金庫裡,美國央行還加速印鈔票,通膨加速,貨幣愈來愈不值錢。

常聽到「負利率」,什麼是負利率?就是你用銀行活存或定存的方式所保留的財富,被通膨吃掉,價值變少了。我們利用存款利率通貨膨脹率來解釋:我們一般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 Price Index, CPI)的增長率,作為通貨膨脹率的依據。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2014全年平均漲幅1.20%2013年2012年和2011年分別為0.79%1.93%和1.42%,這是通貨膨脹率」,也就是全體消費物價的漲幅。存款利率,我們以「中華郵政一年定存機動利率」為參考標準,也就是各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參考基準。中華郵政公告一年未滿兩年期定存機動利率為1.340%,其公告利率生效日期為2011年7月6日,到2015年已三多未調整利率了。我們算算看如表1-1 定存利率-CPI增長率之計算:定存利率1.340%-CPI增長率1.20%=0.14%,2014年是正的利率,但近4年來,前兩年是負的,近兩年是正的,合計為0.02%勉強為正。這樣的利率表示你的財富若以現金的方式存有,如銀行活存、定存或紙鈔,你的存款利率低於或勉強高於通貨膨脹率,所拿的利息錢是低於或勉強高於全體消費物價上漲的幅度,財富將會被通膨啃蝕,一年一年的流失掉,實質購買力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