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巴菲特2015年度寫給股東的信閱讀分享2 (邱涵能)

5. 巴菲特說:2015年波克夏資本支出達160億美元,其中86%投資在美國本土。面對大選年,諸多候選人唱衰美國,他倒是「非常」樂觀,也呼籲大家要懷抱希望。因為,他以數字來說明:
(1). 美國現在人均GDP 約5.6萬美元,是1930年巴菲特出生那年的6倍。這並非這一代人比較聰明或工作更勤勞的原故,而且因為工作更有效率,提高了生產力。
(2). 有些評論家哀嘆美國現在每年GDP才成長2%。巴菲特認為,即使扣掉人口年成長率0.8%後,剩下1.2%的GDP成長率,但是複利效果還是非常可觀!以一代人,假設25年來算,將成長34.4%,1.9萬美元,讓四口之家年收入成長到7.6萬美元(新台幣250萬元1:33)。
(3). 現在的中產階級比當年石油大亨洛克斐勒(Rockefeller)過的日子還要好,因為擁有全球便利的交通、新穎的娛樂、智慧手機通訊、醫療保險服務等。
(4). 240年來,對賭美國不再成長已構成嚴重錯誤,而且機會不再。美國商業創新的潛能有如一隻金鵝,不斷下愈來愈多、愈來愈大的金蛋。
所以,他下結論說:今日在美國出生的孩子是史上最幸福的一群。是的!美國小孩將來的日子將遠勝過他們的父母親。The babies being born in America today are the luckiest crop in history. And, yes, America 's kids will live far better than their parents did.
這樣的論點,就是為什麼我願意將大部分資產投資美國,並說服好朋友投資波克夏與贏家共創價值的緣由。
讓我再次引用巴菲特2011年度寫給股東信中的話:「投資人將發現自1776年來存在的事實:美國最好的日子就在前方!America best days lies ahead.」

6. 波克夏2015年4大持股,依持股市值排序:富國銀行、可口可樂、IBM、美國運通。卡夫亨氏Kraft Heinz不列入波克夏持股,因握有控制股權,以權益法列入子公司。這4檔波克夏的持股比例都有增加,巴菲特說:即使微微增加1%,波克夏一年獲利就能增加5億美元(鴻夏戀原定收購金額6,500億日元的1/11)。其中增加的持股比例,靠股市加碼的有富國銀行和IBM,靠公司回購股票的有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
但是巴菲特說,其實沒列入普通股持股,卻是第四大的投資是美國銀行。為什麼?這就要說到2011年美債和歐債危機時,美國銀行CEO邀請巴菲特入股。波克夏以50億美元購買其優先股,條件為每年6%(3億美元)的優先股利息;並獲得50億美元可隨時轉換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股價漲再花錢買,獲利了結;跌就不用買),認股權證是以當時普通股的股價$7.14為認購價,所以波克夏可隨時以50億美元買入7億美國銀行普通股。2015年底,美國銀行的收盤價為$16.83,波克夏隱含($16.83-$7.14)*7億股=67.8億美元的獲利--未列入帳面價值中喔!巴菲特說,他打算2021年9月到期前再來實現這個未實現獲利,並且要用這幾年拿到的優先股息來買--真是無本生意!

7. 波克夏2013年與巴西來的私募股權公司3G資本(3G Capital)聯合收購Heinz,今年度信中特別提到3G資本和它的創辦人雷曼(Jorge Paulo Lemann):「雷曼和他的團隊是最好的夥伴!在收購大型公司並重整的過程中,我們跟他們一起分享熱情,並滿足彼此的需求。我們殊途同歸--公司文化雖異,目的確相同。」關於3G資本,去年底出版的書《追夢企業家:巴西3G資本如何躍升全球食品龍頭》有詳細介紹。3G資本跟一般私募基金不同的是:它很認真地重整所收購的公司,透過徹底地改造,使得新公司不只是表面財報亮眼,是真的提升獲利能力。但是,一同合作的波克夏和它不同的是:波克夏不插手收購公司的管理,就是有名的巴菲特放任式管理;而且波克夏只買不賣的收購策略,不會賣出所收購的子公司。3G資本會賣出。所以,它們聯合收購的模式是:波克夏融資並協助3G資本收購,再由3G資本重整,提升獲利能力;哪天3G資本賣出的時候,波克夏買下--可能全部買下或部分買下。這是魚水相逢相得益彰的合作模式。但是,巴菲特特別強調:波克夏只做友善的收購,不做敵意的收購--這是當年他從收購波克夏紡織廠學到的經驗,也在波克夏集團被驗證是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