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興業全球基金徐天舒:尋找巴菲特成功的土壤

評論:

基金本身就比股票還要追高殺低,因為行情好的時候,投資人一窩蜂地申購基金,尤其全球哪裡正熱門、哪個產業正旺盛,其投資類型的基金,申購的人數愈多;但是,行情逆轉的時候,大伙聽到的都是「現金為王」的新聞論調,於是又像「旅鼠般」瘋狂贖回。基金經理人面對客戶的申購與贖回動作,多餘的資金與不足的準備金都得投入股市或認賠殺出,於是比大盤更瘋狂的追漲殺跌動作就會出現。正如徐天舒所說:「而從資金來源來講,公募基金可以克服自身的貪婪恐懼,卻無法阻止客戶追漲殺跌,每次行情變化,都會遭受巨大的贖回壓力。」。因此,我們認為投資一般的共同基金比投資股票其實波動更大、風險更大,這觀念正顛倒了一般人認為的:基金是穩健、保守、安全的投資工具的想法。
但是,管理基金難道就沒有辦法脫離這樣的宿命嗎?正如徐天舒向巴菲特所提問:「是不是機構投資者要復制你的模式就必須擁有保險公司或獲取類似性質的資金(浮存金)?我們認為,這可以從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中找尋答案(1988年度):「吸引你想要的投資人我們的目標是要吸引長期的業主。希望這些業主在買進我們的股票時(波克夏),心中沒有預設賣出的目標價或時間表;相反的,我們希望他們永遠持有這些股票。」。一般的共同基金其獲利來源主要是管理費,所以基金資產規模愈大,經理人獲利愈大,不管基金經營是盈是虧,基金經理人和基金公司都是賺錢的。因為,「我管理的是你的錢,不是我的錢」;所以,「不管你賺你賠,我都賺錢」。這樣的經營方式和客戶的信任關係很差,吸引的客戶也是情緒跟隨大盤一樣起伏很大的投資人,他們沒有長期的「合夥關係」,更不用說「信任基礎」,所以,隨時可以「上車」,隨時也可以「下車走人」。我們認為,波克夏所擁有的浮存金是讓她比其他公司(或基金)擁有更多的機會--在「別人恐懼時,我們貪婪」;但是基金公司和經理人若沒有像巴菲特一樣「吸引你想要的投資人長期的業主」,即使在別人恐懼時,你也不敢貪婪;更別說你的客戶會讓你在別人貪婪時,恐懼。所以,我們認為,任何基金或投資公司,在吸引投資人時,你所吸引的客戶人格特質與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基金(或投資公司)的宿命。正如大盤包含了所有投資人的想法與情緒,一般的共同基金,若沒有篩選你的客戶,其操作模式也將被大盤的起伏牽著走。人性就是如此,放諸四海皆準。
徐天舒也說到:從股市上說,上市公司中缺乏能長期持有幾十年的公司;其次,即便是出現優質公司,其價值被市場認可之后,一年之內多數股價都會見頂,暴漲過程透支了其未來七、八年的發展。」這是事實,不管是從美股、中國股市或台股來看,能像巴菲特最推崇的可口可樂公司一樣可以長期持有幾十年的公司確實很少。但是,這也是巴菲特每次提到成功的公司,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家,而且他和孟格的投資法被稱為「重錘出擊法」的原因。因為,好公司本來就不多,好公司的股價通常都過漲,所以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出手、不交易;總有一天會等到它超賣的價格出現,這時為何猶豫?為何遲疑?正如孟格所說:「利用過去謹慎與耐心培養出來的資源,重重下注。」,價值投資就是這樣。「知易行難」啊!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很多人都懂,甚至「進行了360度研究」,就是做不來的原因。
最後,我們認為,徐天舒所說到:價值投資是值得借鑒且容易學習的模式」才是本部落格推崇的理念,我們將繼續就此主題討論下去。

興業全球基金徐天舒:尋找巴菲特成功的土壤

钜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全景網) 2012-05-14 14:47:05   Blog談新聞 
透過越洋電話,興業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徐天舒的語速很快。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結束之后,他并沒有立即回國,而是留下來繼續考察。
如果說這兩天我在巴菲特身上學到了什么,我答不出來。因為之前對他就已經進行了360度研究,以至於這次股東大會上很多他的回答,我都可以猜到結果。徐天舒說,此次最大的收獲,在於親身感受到巴菲特生活和工作的環境,調研一個公司,除了財務數據,更重要的是其成功的土壤
巴菲特的成功難以復制
巴菲特在自傳中,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兩點:一座很高的山,以及很濕的雪。這座山是指股票投資,很濕的雪就是投資機會。
但在徐天舒看來,巴菲特的成功還包含著很多其他因素,比如,過去40多年美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相對完善的上市公司制度、靈活的市場交易制度以及零成本甚至負成本的保險浮存金等。
所以,當他幸運地得到現場向巴菲特提問的機會時,經再三思索,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機構投資者要復制你的模式就必須擁有保險公司或獲取類似性質的資金?
這個問題是徐天舒長期研究巴菲特后的疑問。徐天舒說,他曾嘗試過運用巴菲特的理念進行投資,但很快發現走不通。從股市上說,上市公司中缺乏能長期持有幾十年的公司;其次,即便是出現優質公司,其價值被市場認可之后,一年之內多數股價都會見頂,暴漲過程透支了其未來七、八年的發展。而從資金來源來講,公募基金可以克服自身的貪婪恐懼,卻無法阻止客戶追漲殺跌,每次行情變化,都會遭受巨大的贖回壓力。所以,他認為,要復制巴菲特的投資模式,首先必須有他這樣的資金來源。
對此,巴菲特的回答是:我的成功不可復制,即使現在從頭再來,也很難取得這樣的結果。
他的選股方式可以借鑒
盡管這樣,徐天舒依然堅持,價值投資是值得借鑒且容易學習的模式,比如,寬闊的護城河、簡單易懂的盈利模式、內生性而不是依靠并購增長、自身的現金流足以支撐業務發展、不需要股東持續注資、優秀的管理層,等等,雖然不能系統性復制,但可以有取舍地運用於選股上。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組合中,除了鐵路,其核心持股都是輕資產公司,如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等。依靠提高固定資產投資來實現業務擴張,這種模式在中國正面臨轉型,依靠技術創新、品牌提升的輕資產模式更具備優勢。徐天舒認為。
20113月開始,巴菲特開始低調買入IBM股份,累計資金在2011年底超過107億美元,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由於看不懂,巴菲特從來不買信息技術類股票,即使他的老朋友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徐天舒認為,這是因為IBM已從一個制造商轉型成為計算機服務提供商,再次成為巴菲特購買輕資產公司的案例。
巴菲特每一次選股,我們都在認真學習,公司的競爭優勢在哪里,中國有無類似的上市公司,通過抽絲剝繭地學習就會發現,投資的本質是回歸於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徐天舒說,我們還會按照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構思新的產品。他相信,隨著A股分紅制度的完善、證券市場的創新改革,價值投資在中國的土壤也將慢慢成形。
繞不開的中國元素
在奧馬哈停留的一天兩夜,徐天舒和他的團隊過得異常忙碌:參加股東大會、與國外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交流,以及體驗無處不在的巴菲特魅力。
徐天舒說,他在股東大會上遇到很多中國人,有專業投資人士,也有上市公司老板。從目的看,西方股東大多真的是去開會,看巴菲特在過去一年到底做了什么,而中國人大部分是去學習的。
興業全球基金從2008年開始,已經連續4年派出團隊去參加巴菲特的股東大會,而在本屆的提問環節中,也有3個問題是關於中國的,且都是西方人提出。這說明,在投資領域,中國已經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中國人對西方的投資思路也越來越有興趣。
就基金行業而言,美國的基金業已經發展了100年,而中國才剛剛起步,可借鑒的地方實在不少。尤其是眼下基金行業面臨困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去也是迫在眉睫的改變方式,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只是其中一種形式。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徐天舒說,在一個市場呆得太久,會接觸到很多信息:公司今天上一條生產線,明天簽一個協議,過於追逐會讓基金經理被表面的信息所累,反而忽視了投資的本質;如果跳開這個市場,多思考一下企業最終的競爭力,可能會有質的飛躍。巴菲特幽默、真誠和淡泊的人生態度也讓我在現場深受感染。徐天舒說,只有真正熱愛夠工作、享受工作的人才有那種幽默,這也是中國浮躁的環境里所缺乏的,對於偉大的投資人,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事業。


興業全球基金徐天舒:巴菲特股東大會行

钜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網) 2012-05-16 10:35:06  Blog談新聞 
興業全球基金一直以巴菲特為師,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我們調研企業需要實地走訪,除落實各種財務數據,還要親眼看看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土壤。對於巴菲特這位行業的偶像,也同樣需要到他的家鄉看看,是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了其性格和做人做事方式。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夠到奧馬哈走訪的原因。
沒想到的是,親歷奧馬哈之余竟然還有意外收獲,那就是我被抽中獲得了現場18個提問機會之一!這個概率是非常小的,當我走上前去登記時,周圍的人都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我提問之前已有三個問題關於中國,都是歐美人問的。其一是對比亞迪的看法,芒格繼續力挺,他說,對王傳福的身世印象深刻,也知道比亞迪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他會建議王傳福不要在意股價短期波動,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其他兩個問題分別是可否給中國政府一些建議和對中國公司的看法,都被他以幽默和太極化解了。這也符合老巴的特性,沒有認真調查研究的東西,絕不信口開河。
我的問題是,你曾經多次說過零成本甚至負成本的保險浮存金是伯克希爾成功關鍵,我們也注意到伯克希爾的杠桿一直保持在1.5-2,如果沒有這個杠桿率,我們猜想伯克希爾的投資回報率會大幅下降。那么是不是機構投資者要復制你的模式就必須擁有保險公司或獲取類似性質的資金?
巴菲特的回答謙遜、樸實,和他一貫思路一致。首先他承認負成本的浮存金和杠桿率的確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他們也以此為豪。然后,他表示伯克希爾的成功是天時、地利相配合的結果,并且現在已經具備了先發優勢。即便是他自己從頭再來,也很難復制當年的成功。比如,現在有什么好的投資項目,大家都會先想到他。
遺憾的是,因為現場只能問一個問題,我沒能夠緊接著拋出提前準備好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否同樣是因為伯克希爾哈撒韋保險浮存金的低成本和高杠桿,巴菲特的組合才格外青睞高分紅、高透明度和現金流充沛的企業,同時也盡量回避一些變化較快、不太穩定的行業和公司?這也是我們觀察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的思考之一。當然,低成本的保險浮存金不太可能是巴菲特選股理念形成的原因,但兩者的完美結合確實是巴菲特成功的關鍵因素。
有關巴菲特的書我們看過不少了,學習他的投資思想,其實最有效的方式是多讀讀他歷年寫給股東的信件,這可能比參加股東大會來學習要更實效的多。巴菲特的基本投資理念在他幾十年投資生涯的早期就已形成,之后并沒有太大變化,真正可貴的是堅持,并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這一點對於今天急躁的中國投資者來說,也許是最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