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

快樂花錢法

上期談過了「輕鬆賺錢法」,我再談談「快樂花錢法」,步驟如下。
1. 區分「需要」還是「想要」:人生想要的很多,但是真正需要的不多。我們每個人擁有的都是有限的資源,既然「資源有限」,我們就該「把錢花在刀口上」。這也是我常提倡的「基督徒理財觀」:節制慾望,消費必須品。人若慾望無限,整個地球都不夠用啊!

2. 延宕需求滿足:如果這是你真的「想要」而非絕對「需要」的,怎麼辦?延宕需求滿足。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小房間的桌上擺了一條美味的巧克力,他讓ㄧ群幼兒園的小朋友輪流進去,各待10分鐘,並告訴小朋友們:「如果這時間你能忍住不吃巧克力,出來後我給你兩條巧克力。」想也知道:大部分小朋友都忍不住誘惑,當場吃了巧克力。只有極少數的小朋友忍住不吃,出來後獲得了兩條巧克力。實驗還沒結束⋯⋯二三十年後,心理學家繼續追蹤這些小朋友長大後的人生成就,驚訝的發現:當初忍住不在第一時間吃巧克力的小朋友,長大後人生成就遠高於另外一群小朋友。他稱這個實驗為「延宕需求滿足」:能延宕需求滿足者,能成就大事。
邱老師我的例子:我一直夢想著Toyota Land Cruiser Prado的車車,哈十年了 。10年前其實就有資金全款買它的新車,但是若買下我就回到「貧窮」狀況,沒有太多的資金可以投資,用錢滾錢。流口水了10年,忍住先不買。終於投資15年後,有了一點資金可以「較輕鬆」的買入夢想車了。但是,原來哈的第四代Prado 停產了,迎來第五代大改款。第五代的內裝、外型更炫,然而放大的尺寸不太適合台灣的日常生活所需。有人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既然哈第四代Prado 那麼久了,為什麼還要等昂貴的第五代新車,而不找一個狀況好又新又較便宜的第四代中古車呢?」於是,今年年初找到了我現在這部中古車,第四代Prado。開了半年,愈開愈滿意。感謝天主!話說殘酷的現實面:現在台灣的環境似乎越來越不太適合「自行開車」了,駕照重新檢定更從 75歲要下降到70歲,能順心如意開車的日子不會很久了,而越野車在台灣也逐漸沒有英雄用武之地。買車、擁車的熱情漸漸消退。

3. 比率原則決策法:「比率原則」就是當要投入多大的資源,就該投入相對的時間與精力去研究。我們凡事要堅守比率原則。理財之路上,更要堅守比率原則。 例如買東西,你會花多少時間去思考、去做決策?一杯珍奶、和同學聚餐、買套家具、買部車、買棟房,你都花同樣的精力去思考、同樣的時間去做決策嗎?不該啊!
管理學上有個「80/20法則」,它告訴我們,我們常用80%的精力去做重要性20%的瑣事,卻只用20%的精力去做重要性達80%的大事,不符比率原則。正確的應用「80/20法則」應該是:用80%的精力去做重要性達80%的大事,再用剩餘的20%精力去做重要性只80%的瑣事。
前面幾件事情所需用的研究與決策時間,邱老師建議:買杯珍奶,15秒決定;和同學聚餐,15分鐘決定;買套家具,3個月研究與決定;買部車,花1年時間研究自我需求,研究各類車型與價格後再決定;買房,從現在開始研究,至少3到5年的時間努力研究再決策,你必須比你的房仲更瞭解房市與要買的房,就像巴菲特講的:「你不能仰賴別人的智慧」。買房花你未來二十年至四十年的資源,這時間也是你能工作賺錢的精華時間,絕對不可輕忽。
真正快樂的花錢,是能喜樂滿足於自我資源的妥善運用,不受外在物慾環境的影響。好好處理自己辛勞工作所換來的金錢,搭配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用錢滾錢,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資源愈來愈充裕,滿足與家人親友的共處時間,積極追求自我的實現。

一切美好的贈與,一切完善的恩賜,都是從上,從光明之父降下來的,在他內沒有變化或轉動的陰影。(雅1:17)

2025年9月9日

輕鬆賺錢法

剛接到一個邀請:要去大學給學生們(可能也有老師和職員們)作理財講座。我想了想:什麼樣的話題會引起學生們的「高度興趣」呢?於是定了個這樣的講題:《你想快樂花錢,然後輕鬆賺錢嗎?來學巴菲特理財》。當然,還請主辦單位多準備一些點心和飲料,這樣才吸引學生啊!
什麼是「輕鬆賺錢法」呢?大夥讀讀看。

賺錢有4種方法:
1. 勞力賺錢法:透過付出勞力來賺錢。依工作的持續性與穩定度,有時薪、日薪、月薪、年薪和終身俸的差別。原則上賺取的金額跟付出的勞力成正比,不多也不少。
2. 學識賺錢法:透過學問和知識來賺錢。在同樣的「工作時間段」賺取金額贏過勞力賺錢,基本上都是月薪、年薪和終身俸級。原則上賺取金額跟所學知識和所擁有學問的稀缺性成正比。賺錢雖比較輕鬆、比較多,但還是「付出多少,賺多少」的工作。
現代社會,大部分工作是介於勞力賺錢和學識賺錢之間,有的偏勞力賺錢多ㄧ點,有的偏學識賺錢多ㄧ點;賺錢多寡也跟你偏哪一邊有關。
3. 管理賺錢法:透過人員管理來賺錢。例如,公司的經理、總經理等,或政府官員,基本上都是「中高階的主管」,直接管人,管ㄧ群人,但不是擁有股權的老闆跟股東。管理賺錢憑藉的除了經驗和能力外,人脈也很重要。原則上賺取的金額會高於勞力賺錢和學識賺錢,然而ㄧ旦失業後,很難找到同等的職位和薪資。
4. 資本賺錢法:就是「用錢滾錢」。透過你手上的資本來賺錢。資本賺錢法不受時空的限制,即使你睡覺的時候和休假的時候,你的資本仍會為你持續賺進金錢。是最高階的賺錢方法,也是富人們普遍的選擇,正是我們的標題所指出的「輕鬆賺錢法」。賺錢的多寡跟「資本的大小」、「投資報酬率」和「長期複利的年數」成正相關。這也是「巴菲特滾雪球理論」的精髓。
我們人生開始的工作,不免會是勞力賺錢或學識賺錢,但ㄧ旦有積蓄後,不要忘記:走上「資本賺錢」之路。

「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瑪7:7)

2025年9月4日

什麼是「股票」?

ㄧ般人想到股票,就想到可以任意買賣的證券。所以要追求明牌,查探最新消息,透過技術分析低買高賣,最好跟上一支飆股。
但,邱老師我不這麽認為。舉例說明。
我開了一家餐廳,生意興隆。我有獨門的配方,有卓越的餐飲管理,讓客人絡驛不絕,口耳相傳。在這家店,我是經理,也是老闆,更是一人股東,就是獨資擁有的公司。
客人說:你生意那麼好,應該多開幾家分店,造福各方饕客。但我自己的資金只夠開這一家本店,雖然生意興隆賺了不少錢,但短時間拿不出那麼多錢開分店。於是我找到親朋好友,跟他們募資,ㄧ起開分店,總共開了5家店。於是,親朋好友都成了我們店(公司)的股東,不再是我ㄧ人獨資的公司了。
開了5家店後仍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客人擠爆我們的店門,更有不少人聞名遠道而來。於是,又有聲音說:5家店不夠市場胃納,得再加開一倍以上的分店。於是我公開向熟客募資,加開了10家分店,店面來到15家了。
客人們成了股東,但是他們覺得我們的財報不夠專業、不夠公開,讓他們心裡毛毛的。股東想退出賣股也不容易,同理,新股東想進來也麻煩。加上店裡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又該擴店了。
我們預估需將店面開到75家,5倍規模,因為客人的口碑無遠弗屆,我們的餐飲造福社會。但我們的私人募資管道已到盡頭,所有能認識的人都入了股,錢還不夠,怎麼辦?這時有人建議:股票上市吧!
於是,我們找了券商協助股票上市IPO,也找了會計事務所做了詳盡的財報,等著股票上市,增發新股,邀集新股東。股票上市後資金到位,我們展店到75家,並因名氣漸大,募集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人才都要找有名氣、有資本的大公司入職的)。於是我們生意蒸蒸日上,獲利滾滾而來。我們一方面將部分獲利,以現金股利的方式發還支持我們的股東;ㄧ方面保留部分盈餘,作為繼續展店的資金。
終於開到100家店了。我們聲名遠播,於是公司董事會決定展店海外,加開到200家店。資金呢?我們決定增資新股,並優惠原股東優先認購。
終於,我們的生意慢慢穩定下來,成長性變小,不太需要高速展店了。但我們的獲利仍是滾滾而來,源源不絕。於是,本著最誠信的心,我們願意將公司的獲利回歸股東。因此,我們將絕大部分盈餘,以現金股利的方式發還給股東,現金股利發放率達到90%。也就是,公司每賺100元,就發還股東90元。讓股東將「自己的錢」,自行運用,看要投資別家公司,或是持續買進自家餐飲公司的股票。股東們與公司共贏,願意持股長長久久。

走筆至此,各位知道邱老師所謂的「股票」是怎樣的意義了罷!所以,我們要挑選怎樣的股票投資呢?
挑選有益國計民生、有益人類社會進步,挑選符合自己價值觀念的產業,挑選會賺錢、能賺錢、賺大錢、持續賺大錢的公司,挑選公司管理層具備誠實、信用、股東本位思維公司的股票。然後,逢低買進,買進的價格遠低於公司內在的價值,低到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再然後,長期持有,與好公司共創價值,共創財富價值。我們藉由自己的價值觀與資產型式挑選好公司的股票,持股公司的經營價值又回過頭來塑造我們的處世價值。
這就是我所謂的「股票」與「投資」,更是「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之道」。

PS. 在社大上課提到了「股市」與「股票」,我以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觀點說明,今以文代言,講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