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從孟格主義看《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

最近讀《窮查理的投資哲學與選股金律》一書。馬來西亞的讀者朋友跟我分享到他正讀<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就是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本書是巴菲特最推薦的書。就如巴菲特所說,葛拉漢的投資思想是他的舊約,孟格主義是新約。
書中有許許多多的觀點深深地影響巴菲特:
1. 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2. 市場先生(Mr. Market)
3. 股票買賣決定於價格和價值的關係--價格遠低於價值時買進,反之賣出 (正如不在書中出現的這一句: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 價格是你所付出的,價值是你所獲得的)。
葛拉漢經歷過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熊市--1929年起的大蕭條,差點讓他傾家蕩產。所以,他餘生始終心有餘悸,盡其一生都在避免重蹈覆轍。
孟格修正了葛拉漢的一些觀點,並更深地影響巴菲特,包括:集中投資(Focus investment)取代分散投資(Diversification)--書中葛拉漢提到,至少要買進30檔股票作為投資組合;偉大企業取代「雪茄屁股」公司;永久持有偉大公司,取代賣出股價超過價值的公司;買進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葛拉漢書中提到「股與債」的組合:股價高,賣股買債;股價低,賣債買股。孟格好像不支持買債--但我一時找不到這句話的出處;巴菲特個人的投資擁有部分的美國國債(U.S. Treasury bonds);有位網友就選擇這樣的觀點,稱作「再平衡」投資。我自己在讀到這一段時,寫下了我的觀點:把「債券」改為「BRK.B (波克夏B股)」就好了!也就是說,以穩定成長的BRK.B當作股債再平衡的「債券」,再尋找其他低價的卓越股票投資,視景氣再平衡兩邊水位高低。我對於債券的觀點,主要來自彼得·林區:股票是你拿錢給公司,去生產與服務,創造新經濟的價值;債券則是借錢給公司,你最大的期望,除了拿回所借的本金之外,就是外加固定的利息。
巴菲特和孟格管理的波克夏,高成長的成就更來自「源源不絕」的現金--包含浮存金--可繼續投資,危機入市,「當別人恐懼時,我們貪婪」。所以,保留部分的現金就是留給自己機會,可加碼,可危機入市。至於要保留多少的現金比率,我沒有定論。一來看個人的喜好;二來看當時的投資組合;三來看當時股市的投機風氣。每個人自己拿捏自己的分寸。
讀者朋友也問到:買進BRK.B後若遇到大熊市怎麼看?目前,大家所公認二戰後最大的一次熊市就是2008金融海嘯。也就是,短期內不會再出現跟它一樣嚴重的熊市。但是,美股自2009年3月破底反彈至今,走了七年半的大牛市。若說熊市,雖不ㄧ定近在眼前,也不會太遠了。我最近的一篇文章《我要為美國大選「避險」了》就是提到為因應可能的熊市,要提高「現金比」而賣股。我的投資組合中,最大的是BRK.B,本想賣ㄧ點,但算一算,我持股成本的PBR=1.21左右,已經是巴菲特提出可以回購股票的標準了。所以,應該不會賣它--應該說是「減碼」部分啦!
颱風假,先完整談論從孟格主義看《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的投資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