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

鴻海,攪動產業紅海化為它的藍海

我向人報的唯一明牌就是波克夏。但是,常有朋友要我另外推薦台股明牌,台股我唯一推薦的就是鴻海(2317)。我的理由正如標題所言,鴻海的投資價值是「攪動產業紅海化為它的藍海」。這呼應了暢銷書《藍海策略》所推動的:讓企業跳脫出血腥競爭的紅色海洋疆域,創造出無人競爭的藍色海洋。鴻海所從事的產業,是眾所周知具完全競爭性的紅海產業。鴻海正如其名「紅海」。但是,大家常常忽視並不明瞭的,是它將血腥競爭的紅海產業,化作無人能與它競爭的藍海產業。於是乎,眾競爭者相繼退出,唯鴻海悠遊其中。
近讀《和巴菲特同步買進》一書,書中提到:競價型產品的產銷者,成本可能很低,長久維持這種態勢就能建立利基,在自己的領域中稱王。這種低成本、快速供貨、零庫存的競爭優勢,形成了極高的進入門檻,讓新競爭者益發難以超越。巴菲特第一次領教這種低成本生產者的獲利能力,是在投資蓋可(GEICO)的時候--蓋可是低成本的汽車產險業者。我覺得鴻海的競爭優勢,亦是如此--攪動產業紅海化為它的藍海
這一篇安泰地政事務所《鴻海(2317)神秘的快速工廠》文章,解析了鴻海的競爭優勢,相當棒!值得鴻海股東及潛在投資人研讀。
感謝作者的分享,我摘要文中重要觀點如下:
1. 要瞭解鴻海,就要先知道它自創的獨步全球eCMMS經營模式(快速模組製造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 作者提出鴻海子公司包山包海,是否營收可能來自於子公司,由母子公司互相拉抬創造的營收假象?在扣除了集團內部收入後,發現營收這幾年並無明顯成長,外部營收在2013年還略微減少。但是,另一方面,鴻海集團近幾年不斷地拆分部門上市櫃,讓集團總市值上升,並突顯內部富潛力部門價值,讓各部門更專注自己核心業務,吸引優秀人才投靠,獲得租稅相關優惠等,一魚三吃的作法。
3. 龍華廠大遷徙,致使2012年鴻海集團總員工數達到130萬,年增30%;但2014 年又回落到106萬。大陸薪資調漲,鴻海集團的應變能力真是超棒的!公司計畫未來五年內減少30%作業人員,改由機器人取代。讓長期人力成本占營收8%以下,控制在合理獲利範圍內。
4. 鴻海近來花心思在科技研發上,逐步申請專利以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再加上收購夏普之後掌握了 LTPS 跟 OLED 面板的關鍵技術,具備長期國際競爭力。
5. 鴻海善用對供應商的延遲付款,把資金存進銀行或買入理財商品,使得年利息收入達250 億元,非常高明的資金利用效率!若以鴻海淨利率2.5%計算,要賺到250億,得多做 1 兆的營收。這就是全球性規模經濟,所展現出來鴻海的投資價值。
6. 從杜邦分析,稅後淨利雖然增加不多,但2010到2015年營收共增長了1.2 兆,同時間淨利還略微增加,這也就是為什麼權益乘數跟總資產周轉率下降,但是ROE卻還能維持15%的主要原因。和代工五虎的其他四虎財報相比較,鴻海財務穩健中成長,長期投資獲利最好!
7.  鴻海帳上現金近7000億,等於每股擁有46元的現金,占每股淨值的70%!近日的夏普併購案總金額雖達到1500億,卻只要鴻海一年的淨利就可以支付,而且不至於對鴻海形成現金上的壓力。難怪收購夏普後,它今年還敢發放每股4元的現金股利。以2010年起平均股價投資鴻海,6年可達70%的報酬率,年複報酬率達9.2%,相當好!

2016年5月18日

巴菲特為何買蘋果的股票?

有讀者(也成了好朋友)問了我這個問題,我當然不知道!讓我先查一查新聞及相關的評論,整理之後加上我的想法如下:
1. 這是兩位投資經理康姆斯(Todd Combs)與魏斯勒(Ted Weschler)做出買進蘋果的決定,並非巴菲特本人的投資決策。巴菲特有名的「放任式管理」,可不會過問投資經理買了什麼,他可是完全信任他們。從網友波克夏股東大會行的分享文中,他偶遇到魏斯勒並與他的交談,瞭解魏斯勒ㄧ旦想要投資那個公司,就會全方面地全瞭解它,並由此衍生出新的投資標的。
2. 蘋果股價變無聊了。蘋果過去爆炸性成長的日子,可能已經成為過往雲煙。蘋果可能已經由一個新奇科技產品的公司,變成生活必需品的生產、服務公司了。
3. 隨著蘋果公司的轉型,它出現了四種價值投資的條件:第一是穩定大量的現金流入;第二是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股利政策;第三是具備寬廣護城河的商業經營模式;第四則是具有卓越的經理人才--CEO 庫克(Tim Cook)成功帶領蘋果轉型成為無可取代的科技產品生產、服務公司。
4. 今年波克夏股東大會中,巴菲特提到波克夏現金滿滿,苦惱可收購或買股的「大個兒」公司相對較少。蘋果正是大個兒公司!波克夏2012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指出:「Google和蘋果都是偉大的公司,10年後他們更值錢,我一點都不驚訝。我只是無法在有把握的價格買入。在我們看來,IBM 犯錯的可能性比Google 或蘋果低,至少我們是這樣認為的。蘋果創造了無比卓越的產品,只是我不知道如何對它股價。」巴菲特是肯定蘋果「創造了無比卓越的產品」,如今兩位投資經理正好化行動為事實。
5. 實際上,截至2016年第一季,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中,蘋果只占了0.83%,是第16大持股--但若扣除準收購的第一大持股卡夫-亨氏公司(Kraft Heinz Co.)--蘋果則是波克夏第15大持股。我想,波克夏還在試水溫般地買進蘋果股票。

2016年5月17日

2016 Q1 起買進波克夏B股合理價格

波克夏官網已經在5月6日公布了第一季季報。我們的粉絲專頁和部落格稍微晚了一點更新波克夏B股的合理買進價格。但是,為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家來說,雖然晚了一點才看到波克夏第一季的季報,差別不大。
美股自2016開年以來,受到陸股崩跌的影響,應聲大跌,到2月11日觸底反彈,三月、四月展開了大漲行情,時序進入五月股市又開始跌。這段時間,波克夏B股自年初$131跌到最低$123.55後,漲到52週新高的$148.03,最近又回落到$141左右。許多讀者一路看著波克夏股價的漲落,又讀著我的書《買進巴菲特,穩賺18%》,紛紛問我:現在是下場買進波克夏股票的時候嗎?甚至有讀者問到:一次全押買進波克夏股票,可以嗎?
針對這些問題,我ㄧ致的論點是「波克夏股票值得我們隨時買、隨便買、永遠不要賣!」至於比較確切的方法,在書中有仔細論述,表2-6更整理了六種投資策略,可供讀者依自己的個性、資本額、投入程度與風險承受度,自行選擇所要採取的策略來投資波克夏。畢竟,每個人個性、條件不同,適用的方法也不會相同。
至於是否一次全押式地買進波克夏股票?這是非常好的投資策略啊!但是,前提是你要先漂流荒島20年,20年後才能回到文明世界。這一段期間不但不能看股市,還不能看新聞報導,以免影響你擁抱波克夏股票的毅力。正如我的文章《荒島投資法》所論述的,不管這期間是否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發生全球性經濟大蕭條,又或者巴菲特和孟格二老過世了,20年後當你再回到文明世界時,波克夏股票已經讓你變成大富翁了!
呵呵!投資自有風險,投資人要自行判斷。多閱讀、深研讀、靜思考是降低風險、提高報酬率最好的方法。正如溫國信老師最新的一篇文章《開始佈局就要創造不被敵人打敗的形勢》所論述的。
還有讀者問我:現在還適合再去換美元去買波克夏嗎?我3月18日的文章《正是換美元去買波克夏和美股的良機》有詳述,現在看看這一篇文章,還不算過時,讀者可以參考。
是了!若我粉絲專頁和部落格有專文論述到讀者問到的問題,我會請讀者點進去參閱,不再另行答覆。投資,也是要自己勤於動手去尋求解答的喔!

2016年5月11日

推薦雪球股達人溫國信著《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第二版

國信老師這本書,當初一版初上市我就買來讀,書中觀念形塑了我「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學」,我的書《買進巴菲特,穩賺18%》就引用不少本書的觀點。例如,「如果好機會來臨而錢不夠,投資人尋求安全低利貸款實在合理」,形塑我書「另類理財法,小資也能滾雪球」。「基金經理人最終目的常是集結資產,而非善加管理」,形塑我書「波克夏超越共同基金的操作秘笈」。
如今本書再版之際,我極力推薦:本書能夠為讀者開啟價值投資之門,創造財務自由之身。
以上是我為第二版新書的推薦語。國信老師再版付梓,隨即寄了一本簽名書給我,讓我好生歡喜!讀一本好書並身體力行,方是財富之道。
本書第二版增修了很多內容。例如,新增第一章「現金股利指引投資的方向」--撥亂反正一般投資大眾的迷思;更新「我的倉儲法模擬名單」--這想必是讀者急於一探究竟的一頁;「介紹讀者成功投資福興工業(9924)的故事」--好的書不只要立論精宏,更要讓讀者能實踐力行,投資成功。
本書有許多投資故事實例。例如,「虧錢的人都贏過第一把」;「找到好股票,要沉得住氣」;「選股要保守,加碼要積極」;「90張中華電信,就可以領月退俸了」;「買完股票,千萬別跟別人說」。這些故事不但讓我心有戚戚焉,更是與朋友聊股時津津樂道的題材。尤其,記得「買完股票,千萬別跟別人說」,以免讓沒有完整投資哲學的別人,尤其是家人,干擾了你買股抱股的情緒,壞了你的賺錢大計。
特別註明的:即使是二版了,我還是一頁一頁地從頭讀起,讀得我頻頻點頭稱是、心領神會。更多內容請買書來讀,增加你的巴菲特價值投資知識與技能吧!
http://www.pcstore.com.tw/arsin168/M23631362.htm



2016年5月6日

2016波克夏股東大會問答精選與反思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又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一年一度的波克夏股東大會和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是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人必看的,也是巴菲特和孟格向股東及潛在投資人傳述波克夏文化的機會。學習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思維,閱讀歷年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是必要的,輔以波克夏股東大會巴菲特和孟格對波克夏持股、投資、時事的評論。對於我們熟稔巴菲特主義價值投資學的人,常常閱讀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觀看或閱讀波克夏股東大會巴菲特和孟格的評論,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不因光陰荏苒、物換星移,而遞減價值投資的真諦。

股東提問:為何信評機構對波克夏的信評不高?
孟格搶答:他們是錯的!信評評價的標準不夠正確。
投資經理人選擇投資標的時,過度依賴信評機構的信評等級。然而,信評人員也只是雇員,誰能說他們就有徹底研究過信評標的,他們對信評標的分析就能洞若觀火、慧眼獨具呢?尤其對波克夏,信評人員的研究夠徹底嗎?分析夠入裡嗎?別說他們無法跟巴菲特和孟格相比,就連波克夏的資深股東們也比他們瞭解地更深。再次引用孟格的話:「他們是錯的!對波克夏,信評的評價不夠正確。」

提到3G資本(3G Capital) --波克夏聯合收購的夥伴--「它用人無冗員,我沒看過比它成本控制更好、經營效率更高的公司。」巴菲特說。
關於3G資本,我曾以《與3G資本聯合收購,最大化波克夏股東獲利》一文,分析波克夏與3G資本聯合收購的新模式:面對卓越企業經營不善時,兩家公司聯合收購,由3G資本重整公司經營,最後再賣給波克夏,由其完整收購公司,既符合雙方利益,更最大化波克夏股東的獲利。

股東大會提問:含糖飲料可口可樂對身體有害的問題。
巴菲特回答,他自己喜歡每天喝可樂,因為這讓他非常快樂,而快樂使人長壽。
孟格更認為,看事情,只考慮害處而不考慮益處的單向思維,是不成熟而且愚眛的。
可口可樂依然是波克夏重大且緊抱的持股,也是我的持股。

有股東質疑:波克夏收購公司前沒有做好盡職的調查。
巴菲特回答,收購時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正如他常說的,他的「近視眼」對於經濟發展與所收購企業遠景,常造成近利短視的現象。他認為,世上沒有所謂的「檢查清單」可以涵蓋所有收購案件,但是,收購之前他們一定盡力研究。
孟格更補充道,波克夏專注在所收購公司的護城河和管理人品德與能力。他還調侃說,有多少人婚前仔細調查過配偶的出生證明呢?
面對二老的箴言,我們要學習與惕勵自己的是:在每一次買股之前,我們自己對所要買進的股票公司做了多少的研究分析。這樣的研究功課,讓我們面對所買的股票,「如果不願意持有十年,那連十分鐘也抱不住」,小賺大賠,錯過厚利。

股東大會巴菲特答覆關於美國房地產泡沫的問題:「我不認為現在美國房地產存在全國性的泡沫。在全美大部分地區房地產,你並未支付泡沫價。我不認為下一次金融危機的問題是源自於房地產泡沫。」
這給我們的美股投資指明了一個方向:下一次金融危機不再會源自於「房地產泡沫」的問題。